您有幾個「心理帳戶」呢?
假如你每個月的薪資為6萬元,因為辛勤工作,老闆多給你年終獎金6萬元,這兩種6萬元,你覺得一樣嗎?
很可能你會非常珍惜薪資的6萬元,所以每一分錢都很在意,菜錢要計較一斤多少錢,電器用品挑正在特價的,你會非常謹慎的花用,甚至連看場電影都覺得浪費。
但是,如果是老闆額外給你的獎金6萬元,你還會這麼小心翼翼的花用嗎?很可能你會花得比較大方,你會上館子吃高級料理,電器用品選最好的,來去看幾場電影,或拿來做平常都捨不得的國外旅遊!!
或是,你得到另外的6萬元,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樂透彩中獎。那麼,這筆錢,你是不是會使用得更「積極」?
其實,以經濟學的角度,這3種6萬元,是沒有差別的,但是在使用上,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?
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·塞勒(Richard Thaler)對此提出解釋。他認為,每個人都有「心理帳戶」,我們對於「勤勞」帳戶裡的錢,會精打細算,謹慎支出,而對「獎勵」帳戶裡的錢,會以較輕鬆的態度用掉,至於我們常說的「天上掉下的禮物」帳戶裡的錢,很可能是來匆匆去匆匆,一下就花掉得無影無蹤。
君不見許多報導樂透彩得主在得到幾億元的獎金後,經過幾年後,不但沒有因此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,反而一切歸零,回到原點的嗎?
這是不是很可惜?!是的!!
那麼,我們如果把「心理帳戶」用在「存股」上面,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示呢?
我們每個月精打細算,就為了存5千元、6千元,或甚至2萬元,為了把這些錢存下來買自己心儀的股票,然後慢慢累積,打算以後可以領股息。
但是,如果對於年終獎金,我們還會那麼努力的存股嗎?
亦或是,對於天上掉下來的樂透彩券,我們會真的好好把它存下來嗎?(存股、存房或其他儲蓄?)
如果我們承認我們也有種種不同的「心理帳戶」,那我們是不是要更謹慎看待錢財呢?
所以,何不想想,我們的「獎金」並不是老闆多給我們的,是我們勤勞努力所賺應得的,所以,我們不要把「獎金」想成是「得來容易的額外錢」,而真的是我們「辛辛苦苦賺來的錢」,如果能轉換為這樣的思維,那麼,我們可能不會那麼容易把這筆「獎金」花費掉,我們也可以將它拿來存股,以加快存股的進度。
至於天上掉下來的樂透彩券,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禮物,最好還是不要存有太多幻想,但是,換個方向思考,花點小錢,買公益彩券,可以幫助人,又能讓自己買到一點點致富的希望,利己利人,「偶爾」「投資」一下,又何妨呢?
其實,「心理帳戶」的存在,也有一個很大的優點,您猜猜看?
如果您每個月省吃儉用存5000元,願意捐500元給慈善單位,是您能付出的最大善舉了。那麼,如果您意外中了樂透彩1億元,您是不是很可能捐個500萬元都不手軟,您會變得更大方,不是嗎?這不就是您的心理帳戶對社會的貢獻嗎?
希望我們都能善用「心理帳戶」這個概念,在「存股」方面,儘量把我們所得到的每一塊錢,都想成是我們辛苦賺的,即使是因股票上漲時賺到的價差也一樣,我們好好把它拿來續存,能讓我們累積的「複利」更快!!
我最不希望是領了股利後,就當作是不勞而獲的錢,而很輕易的花掉,這是會拖慢我們的存股進度呢!!
與大家共勉之,祝投資愉快!!😃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茉園存股札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