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財經隨想 (71)
- Oct 15 Sun 2023 08:14
被動與主動有不同嗎?
- May 13 Sat 2023 11:42
存股與買房,孰先孰後重要嗎?
- May 13 Sat 2023 11:38
主動被動都幫自己加薪
- May 13 Sat 2023 11:35
存股請勿心猿意馬,心靈自由才是自在的人生!
- May 13 Sat 2023 11:31
存錢(存股),您是需要規畫的!
- Feb 23 Thu 2023 09:37
新年度買股怕買貴了?
- Feb 23 Thu 2023 09:36
房地產是投資還是投機?
- Nov 07 Mon 2022 08:04
股價漲跌,你的心也跟著漲跌嗎?
股價漲跌,你的心也跟著漲跌嗎?
前一陣子有網友問我說,他擔心股票會下跌更多,因此他不敢買進,但現在似乎止跌回穩了,他想要開始買進,是否可以呢?
我說,我不會去猜測底部在哪裡,會不會繼續下跌,是不是回穩…這些枝微末節的問題,因為沒人能知道標準答案,又何必去猜測呢?我問他,如果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沒有變差,獲利也沒有明顯的下降,只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,股價修正,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擔心呢?
如果你對單一股票下跌感到不安全而憂心忡忡,擔心下跌之後就不會再有漲回的機會,以致長期套牢,那麼我建議你:更安全的方式,就是把個股出清,改買ETF!因為這樣不會所有的公司下跌後都不會再漲上來,可以避免掉單一個股的風險。
簡單提供幾個建議
1、下跌後分批買進
例如將資金切成數個等分,假設現在的指數從13000點再跌一半到最悲觀為6500點,那麼每跌650點就買十分之一的資金,到6500點時就可以全部買完,這是最悲觀的狀況,也是最安全的做法。
如果接下來不漲反跌,那就每漲300點就買十分之一,因此漲到16000點時就可以把資金買完,能夠漲到16000點,代表空頭也差不多結束了,這個時候如果再漲,再有多少錢買多少就好,準備迎接下一次多頭的到來。
這樣子,不管未來是漲還是跌,你都有資金可以運用,而且也不會有一次重壓的風險。
2、正常工作,正常上班,穩定自己的收入,維持穩定的現金流,讓自己無後顧之憂。我要強調的是,基本生活的花費,不能因為投資而有所影響,因此我們一定要維持該有的收入及現金流,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,這才是根本。
3、若標的太多太複雜,以致管理上,心有餘而力不足,不如趁機整理一下,留下自己最需要的個股標的在12檔以內,各產業代表性均留一至二檔,將來如果在個股輪動漲跌時,可以選擇下跌較多的個股買,以便進一步壓低成本。
但如果是ETF,就不用留太多檔,可以就成長型、高股息、債券型,各分配1-2檔,這樣在管理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困難。
總之,重要的是無需花太多心力在投資上,良好的資金配置就能讓我們高枕無憂,我們更重要的生活,不是只有投資而已,整天圍繞在股市的漲跌的而影響心情,這都是捨本而逐末的,我們的工作、家庭生活、娛樂都需要平衡,這才是最完美的人生喔!
祝福大家。
- Oct 31 Mon 2022 07:41
不用賣股也能取得大量現金,怎麼做到的?
不用賣股也能取得大量現金,怎麼做到的?
最近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將其名下1600張台積電股票「設質」的事,引起市場上人士討論,並揣測其用途,其實,設質是一種取得現金的管道,大股東設質股票數較多時,當然會引發猜測,那麼,設質究竟是什麼呢?
簡單來說,這就跟我們將房子抵押給銀行,以取得貸款是一樣的概念,只是將房子改成股票而已,當然,將股票抵押給銀行(或券商、證金公司)跟房貸一樣,也要付利息,而房屋的貸款額度依不同房子有房價的七成、八成不等,股票貸款依不同的股票也是有不同的成數,比較大公司的股票能貸到的成數比較高,一般而言最多貸六成,且利息比房貸高。
但是跟房貸不一樣的是,房子貸款拿到了,通常不會因為房子價格的下跌,而需補繳差額,但是股票就要。
比方說,當我將市值1000萬的股票設質,借到最高(取得貸款)六成,即借600萬元,當股票遇到下跌嚴重時,市值縮水,可能就要補繳保證金,到滿足其維持率。
那麼維持率是什麼意思,要多少才夠?維持率是指我們股票的市值與所借款額的比值,通常要達到140%才行,低於此會被追繳保證金,若繳不出來就會被斷頭,股票會被強迫賣出,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融資斷頭之一種。
以上面為例,我們用1000萬市值的股票去設質,借了600萬,這時的維持率是1000/600=167%,如果市值下跌到840萬,其維持率為840/600=140%,是維持率的下限,若續跌到800萬,就要補繳40萬,以維持有840萬市值。
所以,市值1000萬,借600萬,跌到840萬,就要面臨斷頭的風險,這才只跌了16%而已啊!風險算很高。
所以融資在下跌行情中,是真的很不利。但是,如果借的成數不要那麼高,例如借5成就好,就是1000萬市值股票,借500萬,500萬的維持率140%,就是700萬,表示可以容許跌30%,(1000萬變700萬),這樣安全多了!
如果要更保守,就借四成,即1000萬市值,借400萬,那麼可容許跌至560萬,也就是說,可容許跌44%(1000萬變560萬),更為安全,但因為借的錢較少,所以也是相對較保守。
通常會把股票設質的情況,就是有大量現金需求,卻又捨不得賣股時,會這樣做,至於有需求這些現金的用途,就各有不同啦,也許拿來買房 ,也許緊急用途,也許再拿來「買股票」,注意,有些大股東會把股票設質取得的錢拿來「炒股」,所以當企業的內部人士出現不尋常的大量「設質」或「解質」(與設質相反,是還款解除股票抵押),都是要注意的。
我們一般小股東(散戶)是不是也能將股票設質呢?當然可以!其規則跟大股東是差不多的,只是我們是小戶,也許比較不會有優惠吧,例如借款利率可能會較高,其實,這種「融資」方式聽起來好像很可怕,但是,懂得善用的人,是可以放大報酬率的。就像前面說的,借的成數降低,就能減少被斷頭的風險。
特別要注意的是,如果是以存股為主,領股息為目的,若殖利率為5%,那麼質押股票借款的利率就絕不能超過5%,不然就沒有利差可賺了。通常一般股民會想設質股票,取得現金再買股,很可能是想「抄底」,覺得股價已落底,想多買一些,以便將來大漲時有更多股票可賣,增加報酬率,這是以做價差的操作方式,跟以領股息為主是不一樣的邏輯的。
所以囉,除非對自己股市漲跌的判斷力極有信心,再來就是有足夠明顯的利差可賺,如借款利率能低到2%,股息殖利率5%,可以賺到這3%的利差,不然,其實這樣兜一圈,不一定能提高報酬率,反而還要擔心維持率夠不夠,會不會被斷頭。
不過,設質本身來說,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,它能提供投資人資金更靈活的運用,只要能注意風險的管控,並非不能嘗試的。
以上是就我所認知的股票設質的看法,供大家參考,若有不周延之處,再請更專業的人士指教囉!
祝大家投資安全又賺錢!
- Oct 31 Mon 2022 07:39
「賺了股息,賠了價差」的觀點,您同意嗎?
「賺了股息,賠了價差」的觀點,您同意嗎?
常常聽到以上的觀點,有人認為企業發股息,如果沒有辦法填息,那只不過是左手換右手,把自己的錢配給自己而已,如果接下來股價還下跌,那等於損失更大!
是這樣的嗎?我們來分析看看~~
假設我們買了一間甲公司的股票,以每股30元買入,公司的年度獲利EPS每股盈餘為3元,所以公司的本益比為30/3=10倍,今天,假設公司老闆願意將EPS中的2元以現金方式發給股東,那麼公司的盈餘分配率約為2/3=66.7%,所以在發放股息的當天(假設這天之前股價仍然維持我們買的30元),股票就會變為30-2=28元,也就是說股價降了2元,是因為發了現金2元給我們股東。
有人說,為什麼發了股息後,股價就必須減掉股息?這是因為,錢不可能憑空產生,如果一家公司發了股息後,股價不須下跌與之相等的股息,那麼這家公司的市值就因為發了股息而增加,那顯然不合理,不是靠努力經營而增加市值,而是靠發錢而增加,這樣企業都不用努力了!
好,接著,我們來分析一下,原本甲公司的本益比為30/3=10倍,發了股息後,本益比變為28/3=9.33倍,稍有概念的投資人應該會知道,本益比降低代表報酬率愈高,本益比10倍,代表投資10年後可回本,而降為9.33倍代表9.33年就代表投資9.33元後就可回本,當然報酬率更高。
因此,如果您是投資人,看到本益比降低,是不是有可能更願意買進,那麼,股價再回到原本的30元的機會就更高,如果這家企業明年賺更多錢,假如從今年的3年增為4元,那麼,其本益比若維持跟現階段一樣,合理的10倍,那麼股價合理應該會到40元,看到了嗎?股價應該是與其獲利相關的,只要企業能繼續賺錢,那又何須擔心回不到原來的股價呢?
可是,理論上是如此沒錯,但是看看最近的股市,跌到都不在管本益比了,例如台積電已經從將近20倍的本益比降到10倍了,還是無法回到它「合理的本益比」,是的,這是大環境的因素,空頭市場,投資人反而在意的不是企業的基本面,本益比是基於基本面分析而來的,但是,現在有太多負面因素在,如俄烏戰爭、台灣的地緣政治、通膨、升息…等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,就像開車時被霧霾罩住,大家都只能慢慢向前開,因為前方的路能見度不高,沒有人敢冒險開快車,但是,您想過嗎?霧霾總有一天會散去的,如果您的車子還保持有油料,一旦霧霾散去,您是不是會比別人更快到終點?
因此,如果我們著眼於長遠的發展,如果我們選擇值得信任的企業,您應該不能說企業發給我們的股息,是左手換右手,是自己配給自己,若沒填息就是賺了股息賠了價差,錯,那是價差的思維,如果換一個想法來看,請問,我們獲得的股息,難道不是企業「真真實實的現金獲利」嗎?當然是!沒有獲利,哪來的股息可以發,要知道,發股息是發「現金」,企業裡若沒有賺到真金白銀,沒有強大的現金流,發得出股息嗎?當然,我指的是認真經營的好企業,至於少數企業,可能會借錢來發股息,以維持高殖利率的假象,那就得很小心,不要看到高殖利率就一頭栽下去,要慎選企業喔!
而股價是市場上認定的價值,這個是「虛」的,股息是「實」的,因此,短暫的因發了股息而使股價下跌,這並無損於這家企業的價值啊,反而是被低估了,只要能持續賺錢的企業,假以時日,還擔心股價不會回來嗎?
這樣吧,以房子為比喻,我們將房子出租給別人,收租金,跟存了股票,收股息,是不是很類似?我們如果認為「賺了股息,賠了價差」是很合理的,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租房子給別人是「賺了租金,賠了房價」,這樣很怪吧!賺租金是實實在在的現金收入,房子租給別人的期間,不管房價如何變動,我們也不會賣掉房子啊,又何必擔心房價的起伏?同理,我們以存股的角度來看,股票不會隨意賣掉,那麼我們收到的股息,導致股價下跌,又有什麼關係,反正我們重點在於收「房租」(股息),不是「房價」(股價)啊,更何況,如果是好的企業,其股價或許在短期內,有可能上沖下洗,但長期而言,絕對是上漲的趨勢,如果您有存十年以上的心理準備,那絕對會立於不敗之地。
套一句巴菲特的名言:「如果你一檔股票沒有持有十年以上的打算,那麼連十分鐘都不該擁有。」所以,如果我們打定主意,選定了好標的,那就好好存個十年以上吧,這段時間我們就好好享受它所帶來的收益,基本上有「股息」,好運一點的話還有「資本利得」(價差),如果還能搭配「借券」(借股票給他人,賺取利息),這樣不是達到「三贏」了呢!
多麼美好的假日啊!祝大家投資愉快!
- Oct 15 Sat 2022 11:33
給存股者的「五要三不」建議

- Sep 17 Sat 2022 11:34
您券商app上顯示的損益可能並不是真實的損益